创业公司正在经历一个后野蛮生长的时代,市场的快速变化使得过去”烧钱“式扩张的边际效应递减,数据运营走向精细化,财务管理走向专业化,如何让资金利用率最大化是每个创业者关心的问题,创业公司最大的难题在于开源节流,毕竟还没到“不差钱”的地步。因此,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整体的资金使用方向是每个创业者都应该掌握的。
在谈财务管理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出纳、会计、财务、税务、审计这几个财务管理岗位的概念,如果不是老司机你分得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吗?出纳是财会工作中最初级的岗位,主要的工作就是管钱,和钱有关的工资、奖金、报销都得出纳管;会计主要就是做账,需要懂各种报表和财务软件的操作,重点注意出纳和会计不能是同一人!否则你懂的~
财务就有点高端了,不仅要记录企业经营状况,还要做各种预算分析、股(债)权融资等等给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算是会计的高级版吧;税务顾名思义就是帮公司打理税收方面的关系,如果公司准备上市的话,规范化的税务是必不可少的;审计这活儿和创业公司就没啥关系了,都是对成熟的大公司或上市公司进行的查账,分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政府审计。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这和创业公司管理财务问题有半毛钱关系吗?当然有!经常有创始人抱怨说:“我请的这个出纳做账怎么乱七八糟的?”南宫28,在招聘财务人员的时候又是出纳又是会计又是财会的基本上是懵圈状态,简单的说,术业有专攻,你请个出纳做会计的活完全是瞎忙活,一分价钱一分货,财务+会计+税务都精通的大有人在,只是创业公司请不起~
创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千万不要对领几千元工资的会计要求太高,毕竟创业初期公司业务并不多,做好一个基本的财务管理模型和流程就OK,如果一开始实在找不到满意的会计人员,选择代理记账的会计事务所或者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同事兼职也是可行的,简单做下每周的资金计划,平衡下收支预算之类的,但是企业发展稳定期,最好还是有自己专业的会计人员。
做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商业模式发展的可行性,创业公司在得到天使投资后最大的问题是:1.融资到账的资金应该如何规划? 2.资金消耗的节奏是什么? 3.花钱的效果如何检验?
要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创业者至少需要做好18个月的资金规划,也就是说如何让这笔融资至少挺过18个月,这期间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投资人看到希望,资金消耗的节奏应该与KPI和公司的定位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很多创始人做的是全国的业务南宫28,融到钱后脑子一热迅速扩张十几二十个省市,结果过了几个月发现钱花的差不多了。
任何时候都要清楚”烧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烧钱扩张的背后一定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和优秀的财务模型来支撑,除此之外,人才的投资也必不可少,在预算可行的条件下升级自己的创业团队是第一要务,其实像财务总监这些高管职位找合伙人是最省钱的办法,因为合伙意味着利益捆绑,什么时候该花钱什么时候不该花钱都有一道把控风险的最后防线。
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必须要做的功课。创业公司由于业务规模较小不成体系,管理比较轻松自由,在制定预算时往往会存在比较多的难点,所以需要采用灵活简单的预算管理方法,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源来制定业务的采购预算、推广方案,达到以收定支的效果,缩短报表周期到月,合理执行场景-活动-审批-记录灵活的控制流程,效率最大化。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掌握情况和现金流的收支平衡状况是创业者在做决策之前必须要了解清楚的,如果采购成本过高则需要与供应商沟通或者争取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如果人力资源成本超支,可以考虑提高绩效比例和设置期权计划,减少固定开支和常规成本,开源节流,查漏补缺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1.收入假设。根据公司的产品/服务的定价、客户人数放在一个时间周期做模拟运算,一般是按照3-5年的时间周期,但由于创业公司的特殊性,财务预测可以按“月”来分析。
2.成本计算。同样是按照“月”来计算企业经营的固定/沉没成本、灵活成本、销售成本以及税费成本等等,创始人自己心里要有个数。
3.预测分析。收入假设与成本计算放在同一个时间周期中,在现金流中找到收支平衡点,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做一个保守型的预测+激进型的预测,这样的预测结果更具有说服力。